第三十一章 白发(1 / 1)

晚明 柯山梦 1231 字 3个月前

白发

“刘泽清,原属山东都司,四城之战跟着援守总兵杨肇基,乘马世龙的勤王军攻打遵化时,两人领兵直取三屯营,驱散了那里的少量建奴,并坚守三屯营数月,成为扎在建奴地盘里面的一颗钉子。当时三屯营处于遵化和迁安围攻之下,他们敢于坚守亦可见其颇有胆识。”周世发从他助手那里找到了一些简单资料。

陈新对这个未来江北四镇之一的东平伯没啥好印象,也不太把他当回事,反正耿仲明都改变了命运,这个不算出名的刘泽清闹不出什么动静。其实刘泽清也是被陈新蝴蝶翅膀扇到,跟吴襄一样变成白混的人,他在明末军官中打仗能力中规中矩,原本应该在剿灭孔有德等人的平乱中一飞冲天,现在则只能到王廷试那里跑了一个官,也能看出来他有眼光,及时发现了登莱会空出许多官位。

听了周世发的回报后,陈新便把这事放下,对周世发问道:“这次入宫,朝廷会不会对付耿仲明?”

“没有这方面的任何蛛丝马迹,按说来朝廷该是嘉奖他才对,皇上同样要千金市骨,好拉拢东江镇的人,耿仲明应当无碍的。”

陈新点点头,这时外面卫兵通报,说是礼部引礼官来了,让大家去培训觐见礼仪,陈新无奈的对周世发道:“乘着来京师,你等会去检查一下京师情报站,但别露了行踪,多带两个人掩护。”

安排了周世发,陈新便出门。领着卢传宗、代正刚等人去学习礼仪,他们在上次献捷之时也学过。现在算是复习。那个引礼官业务熟练,跟他们说了流程之后又演练了几次,便算是完成了。

出乎陈新等人意料的是,刚刚排练完,那引礼官就要带他们进宫,原本陈新还以为需要等个几天,能看出崇祯确实是个急性子。

棋盘街离大明门倒是很近,不过这个大号山神庙一般的城门平时不开。大臣办事走西华门,上朝走东华门,陈新一群人又不敢骑马,跟着那引礼官一路走到西华门,准备走侧门进皇城,在西华门口下马石处,便见到了等候的曹化淳和王廷试。曹化淳也是陈新的老熟人了。

曹化淳看到陈新,也笑眯了眼,他知道陈新既是皇帝那里的红人,也是温体仁那里的红人,而且与曹化淳也有着吕直这层关系,互相不存在任何利益冲突。合作的时间倒不少,两人都十分客气,热络的寒暄起来,礼部那个引礼官虽然心中不耐,但表面不敢露出一点点的烦躁。反而要陪出笑脸。王廷试则是早知陈新能量强大,丝毫不因曹化淳冷落而变色。还不时凑趣搭一句话。因为他们都根本惹不起曹化淳。

曹化淳不光是崇祯的心腹,还是司礼监秉笔太监,大明不得了的权势人物。曹化淳以前跟着王安的时候就不投靠魏忠贤,被送去了南京,如果不是他的老主人信王登基,曹太监就只有老死在南京紫禁城里面。他回北京后负责天启年间冤案平反,银子和人气都捞足了,现在权力也到了大明的巅峰,全名叫司礼监秉笔随堂太监。

内官十二监加四司八局,合称二十四衙门,司礼监就是排在是陈新的小红花,这些虚衔就是朝廷的小红花。用来应付那些立功多的人十分好用,也不用费银子。

到时候立了功,就给升一级,到后面三公就更慢,陈新的酒肉朋友延绥总兵吴自勉,就是都督同知,从一品的武官,熬到退休才混了一个太子少保的正二品虚衔。

总的来说,陈新的地位和祖大寿差不多了,祖大寿的少傅没了,左都督没了,署职降成了和陈新一样的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,就剩一个平辽前锋总兵官的军职,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官职,皇帝是不敢取的。

卢传宗等人也都升了副总兵或参将,署职到了左府佥事。散阶到了骠骑或镇国将军,此时都在一旁眉飞色舞。

至于普通士兵的升迁,达到两三百人之多,陈新本不愿弄太多人有朝廷升职,免得在军中增加朝廷的影响力,但宋闻贤劝他按常例,最后还是报了,明军的升官都是按脑袋算,分奇功、头功、次功等等,虽然在陈新看来很不合理,但在明代也是没法的事情,明初是按战斗表现来定的,比如永乐时候的奇功就是破阵、夺旗、斩将、率先进击等等,相对更公平,后来大伙慢慢发现漏洞,慢慢的越搞越走样,打一仗杀几人十几人,报功的两三百,什么先击、夺旗、救援、抓奸细全都安排满,报功的权力又都在统兵官手上,大功都给他亲信占了,后来不得已才改成了按首级计算。

首级制弊端也多,杀良冒功和临阵争抢是最大的两项,一直争议不断,但朝廷找不出更好的法子,只能将就着用了。但在实际运用中,各镇的将官对分赏有一定的自主权,何良臣和戚继光都对首级制做了改进,何良臣是下来平分,戚家军就是战兵不得砍人头,火兵砍了大家下来分,前面的拿多的,后面的分少点,大概算下来,前面拿狼筅长枪刀牌的能搞到三两左右,火枪兵二两,火兵就只有五钱。

文登的战功是重视作战表现,不按人头记功,最后的作战奖励是以任务完成程度来计算,每次报功根据作战规模限制报功人数,加上**的军法官制度,陈新认为应该是目前能实行的最好军功体系。

陈新吃着点心,脑袋中已经把升迁的事情想了一遍,顺带连炊事员火兵都想到了,崇祯吃完了燕窝羹,似乎比较满意,面色平和的跟几人介绍起点心的由来,温体仁十分凑趣的顺着皇帝的话头,让气氛更加融洽。

陈新看得出来皇帝今天心情很好,他不但给了陈新登州和金州之战的人头赏,连身弥岛之战拖欠的人头赏都给了,陈新又收入了五六万两银子。

陈新算完自己的收获,心中有些得意,稍稍走了一下神,崇祯正好向他看来,对他说道:“陈将军比上次憔悴不少,日后练兵需用心,但也要留意自个。”

陈新回过神来,也匆匆看了崇祯一眼,蓦然发现这个比自己年轻十一岁的少年,额头眉间也有了皱纹,而两鬓居然还有白发。

他在心头叹了口气,躬身答道:“微臣谢皇上挂怀,微臣也代登莱百姓,请皇上保重龙体,中兴大明。”

ps:求月票